康熙元年(1661年)冬天,北京城里太和殿上,吏科给事中刘如汉向年仅8岁的小皇帝上了一道奏疏。主要意思有两层:一是四川许多地方官是“白身之人”,能力不足且贪腐严重,这种现象很坏很危险;二是为了爱惜百姓和澄清吏治,建议选派有科举功名的官员到川任职,这个需求很急很迫切。
因为这封奏疏,强调官员出身科举正途的问题被提上日程。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,四川官员基本都由科考遴选而来,而且不断有新科进士前往各地工作。其中不少人来到马边主政,他们风尘仆仆、前赴后继,集体创作演绎了清朝版的《北京到马边有多远》。
清代马边历任通判(部分)\小说《北京到马边有多远》(资料图)
◎明安图:仗义执言的蒙古进士
从北京来马边任职的进士,有汉族,也有蒙古人。严正豪爽、敢于直言的明安图,就是蒙古进士。乾隆三十九年(1774年),第二次金川战争期间,他担任马边厅通判,正赶上大军向马边摊派军粮任务。
明安图上任后留心民意,深知马边土壤贫瘠,百姓生活困顿,连温饱都很成问题,实在无力缴纳粮食。他不忍“边民”再受盘剥,据理陈辞,将“地方瘠苦情状,所出杂粮不堪充饷”的窘境一一说明。经过一番周折,军方最后收回缴粮命令,马边厅“因得免害,民赖以安”。
新中国成立前的马边农民(资料图)
◎鲁华祝:讲究实干的精神小伙
蒙古进士离任八年后,乾隆四十八年(1783年),鲁华祝升任马边厅通判。在北京应试时,这位翩翩少年还叫“鲁河”;二十年后,他已改换名字,成长为一名成熟精干的官员。
《叙州府志》称鲁华祝“有干济才”,办事干练而有成效,他在边城兴利除弊,“凡惠民兴学之事,靡不修举”。一是振兴教育,坚持每月拜谒孔子像,并用募捐方式扩建文庙,整修名宦乡贤祠、明伦堂和儒学署,改善了教育硬件设施。二是开垦土地,深入到距离县城二百华里的彝区挖黑河一带办垦,指导彝族同胞耕种,推动汉民向深山区移进。三是管理铜厂,乾隆年间马边因开采铜矿而繁荣一时,有“小成都”之称。鲁华祝在保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,兼管新旧两个铜厂,大力支持官民合作,因“课额增裕,大吏以为能”。
嘉庆《马边厅志略》之马边厅城图(资料图)
◎焦维域:为民争利的代理同知
道光七年(1827年),焦维域代理马边同知。他曾在翰林院学习三年,散馆后直接从北京派到四川做县令,属于“榜下即用知县”,俗称“老虎班”。
这只“乳虎”甫一踏上小凉山的土地,就遇到了难题。驻地清军在兵营内闹事,伤及了不少无辜百姓,军民斗争一触即发!焦维域得知此事后,一人一马从县衙火速赶到现场,劝导驻军首领停止进兵,当场依法处置了滋事兵丁,并将准备持械打斗的百姓一一安抚,一场事端由此平息。
第二年,一位上级官员听说小凉山有金矿,准备在马边开设金厂。焦维域认为该官员纯粹是为了谋取私利、靠矿生财,坚决劝其不要开矿。但这名官员固执己见,还兴致勃勃地派官兵和专业人士到马边勘探调查,结果被威武剽悍的彝族勇士驱逐得抱头鼠窜。发财梦落空的长官,把怨恨转移到了焦维域身上,焦维域很快就被调到纳溪,紧接着又被弹劾罢官。
……
清代马边厅铜厂沟,今马边县永乐溪
◎后记:细翻史册,历览前贤,从北京到马边的进士还有很多。比如爱民重士的余大鹤,“用威用爱,善得民情”的马映辰,“三不”清官徐璞玉,从北京来到马边又从马边回到北京代理工部侍郎的戴三锡……作为封建王朝的官员,难得他们看到了民生疾苦,并能忧民之忧、利民之利,而这正是他们留给马边和时代的精神财富。
作者:中央纪委国家365账号禁止投注_爱享365_谁有365体育投注网站驻中央统战部纪检监察组干部 郑深宇
相关报道:
中央纪委下派干部从乐山一县志中找寻到历久弥新的情怀
http://www.guozhigang.com/news/showat/article_11535.html